4月21日,“‘免费’和‘短篇’:网络文学的新机制和新形态”论坛在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举行。来自纵横中文网、番茄小说APP、知乎APP的多位业界大咖,来自北京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多位专家与研究者,以及《十日终焉》作者杀虫队队长等知名网文作家来到燕园,就免费模式的发展、短篇网文的崛起、短剧市场的火爆等诸多议题进行了分享交流,展望了Web3.0时代网络文学生产机制与文学形态的新变。
论坛海报
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邵燕君主持。论坛伊始,邵燕君首先邀请四位深耕网络文学业界的嘉宾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与远见,对会前收集到的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做出回应。
论坛主持人邵燕君做开场发言
纵横中文网高级副总裁许斌深入探讨了免费模式备受关注的核心议题——免费小说短平快的爽感模式真的是不可逆的吗?许斌认为,从网文的叙事节奏和短平快的刺激感来看,付费模式低于免费模式,而免费模式又低于短篇。现在的新用户刚接触网文看的就是快节奏的作品,再能回去看慢节奏的是极少数人。针对番茄小说这样的免费阅读平台出现《十日终焉》《异兽迷城》等节奏偏慢的“老白”作品的原因,许斌用“大力出奇迹”来总结:当一个平台的用户流量足够大,它一定能够筛出一小部分符合小众读者的作品,而且小众读者由于可选择作品没那么多,反而会自然而然地聚拢到极小部分头部作品上。
纵横中文网高级副总裁许斌(邪月)发言
番茄小说总编辑谢思鹏谈到了如何做好一个大型的免费阅读平台。谢思鹏总结了三点经验,第一是大数据的精准分发,把合适的书推给合适的人;第二是以用户为核心,不是粗暴地把同一类型的书强塞给用户,而是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做快速调整,想办法拓宽用户的阅读面;第三是满足全人群的阅读喜好,保证平台能够生产不同套路和类型的内容。针对许斌谈到的免费模式“从慢节奏到快节奏”的降级问题,谢思鹏则认为,“从慢节奏到快节奏或更爽的文是降级”这个说法本身就值得商榷。读者的情绪需求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社会在不停地往下走,我们的阅读也因此不断地改变。只有读者的经济水平、社会认知发生变化,才会反馈到阅读上,让他们追求节奏更慢的作品。
番茄小说总编辑谢思鹏发言
知乎副总裁、付费阅读业务负责人范俊梅则围绕知乎的短篇模式,回答了大家关心的诸多问题。范俊梅认为,知乎短篇小说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挥了社区的创造力,网文与社区结合,社区就是人,有人反馈了阅读的需求,我们就去做了顺应市场,顺应人的需求的业务。知乎如何平衡原有社区调性和新出现的虚构内容创作,是与会嘉宾普遍提出的疑问。对此,范俊梅回应,首先知乎会在虚构内容的开头声明其虚构性,其次知乎还有不少与知识结合的故事创作,如李鸿政的《急诊见闻》,作者本身就是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这类“真实故事”非常契合原生知乎用户的需求。同时,短篇的创作链条遵从“专业”,在与社区的结合中有良好的创作的土壤、有快速的用户及市场的反馈,相比于传统的长篇网文,短篇小说将原本长线展开的故事凝结成饱满激烈的故事冲突,让用户在短时间里快速获得完整的情绪体验。
知乎副总裁、付费阅读业务负责人范俊梅发言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番茄自制剧内容策略韩思琪与大家就短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分析。韩思琪谈到,可以将目前市场上的短剧按横屏与竖屏进行分类。横屏短剧的逻辑更接近过去的长剧影视,只不过对剧情密度有更高的要求,由于横屏是宽幅,因此画面依然会有景别和景深,会有更多艺术加工,是较为精品化的逻辑。但竖屏的镜头只会跟着人走,对背景等其他细节不会有太多的关注处理,更多偏向所谓的“爽”与“无脑”。针对此前会上讨论过多次的“快节奏与慢节奏”的问题,韩思琪认为,“快”与“慢”未必是一个此消彼长的逻辑,人们对不同的文化产品会有不同的节奏预期。韩思琪提醒大家关注不同文化产品的变现模式,产品的内容形式与它的商业变现模式是密切挂钩的。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番茄自制剧内容策略韩思琪发言
主讲嘉宾发言完毕后,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胡一峰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回应了文艺作品的“快”与“慢”的问题。结合日常生活经历,胡一峰对免费网文与短剧的发展做出了高度评价,风趣的发言引得大家会心微笑。
胡一峰对主讲嘉宾进行回应
随后,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玉玊、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编辑部编辑李骐芳、中山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吉云飞,以及来自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的青年研究者许婷、何健、李皓颖等纷纷加入讨论,与主讲嘉宾分享了关于算法推荐、短剧出海、AI写作等话题的观点。
对谈人掠影
最后,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赖洪波对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对本次论坛的讨论成果给予了肯定,并强调了对业界一线的文学生产机制保持关注的意义。
赖洪波总结发言
在正式讨论过后,论坛进入了自由餐叙环节,与会嘉宾就未尽话题进行了轻松愉快的交流,论坛在欢声笑语中闭幕。
本次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编辑部、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北京评协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编辑部主任蔡郁婉召集。
论坛剪影
餐叙后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撰稿/摄影:陈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