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1日下午,“科技文明的时代,传统文学何为?”讲座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成功举办。此次讲座是“第三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系列活动之一,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承办,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教授李洱主持,邀请了来自各大高校的知名学者,包括南京大学教授丁帆、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许子东、台湾大学教授梅家玲、苏州大学教授王尧、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等。与会专家学者共聚燕园,探讨科技文明时代传统文学的处境与未来。
讲座伊始,李洱教授向在场同学们介绍了远道而来的诸位嘉宾,并阐述了自己对讲座主题的看法。在他看来,如果我们认为传统文学写作仍然跟每个人的生活以及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关系,那么如何应对传统文学在科技文明时代面临的挑战就值得大家共同思考及讨论。
李洱教授主持讲座
梅家玲教授首先发言。她通过自己使用ChatGPT的例子指出,科技文明并非万能的。面对“何为经典”的问题,ChatGPT能综合庞大数据给出面面俱到的回答,却难以引发人们的思辨与体会,难以形塑出自我。而“所谓传统的文学、思想也好,它想要开启的就是这个部分。”
梅家玲:“传统文学开启的是对自我的体悟”
丁帆教授从五四新文化传统在当下的处境切入话题。他认为,五四新文化传统前有以儒学为中心的古代传统文化的挑战,后遭以AI为核心的智能文化的冲击,其内部环境中也存在着左派文化和右派文化的冲突问题,实乃“四面楚歌”。而作为国家与民族“思考的中坚力量”的知识分子正应该直面这些问题,发挥自己的作用。
丁帆:“需要重新思考我们的坐标和立场”
接续丁帆教授的讨论,许子东教授从是否愿意选择回到两百年前的问题出发,在古今对比中探讨了知识分子身份、地位与心理的转变。古代的读书人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缓冲力量,而在我们身处的科技文明时代,知识分子却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值得人们深思。
许子东:“两百年前,回去吗?”
王尧教授指出,人文学科与科技文明存在张力却并非对立,我们应当“在新与旧的参照当中来思考问题,而不是彼此来取代”。如今又一个错综复杂的“百年未有之变局”更加需要我们处理好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保持人文关怀,真诚地面对社会。
王尧:“在新与旧的参照当中来思考问题”
谢有顺教授首先肯定了科技对于文学的进步意义,科技的发展不仅拓展了人类的想象边界,也提供了另一种想象人、理解人的路径。他表示,科技与文学的冲突其实是“理性和非理性、感觉跟理性或者确定跟不确定,规范和自由之间的冲突”,文学的意义正是反抗规范好的确定性,张扬旁逸斜出的东西,基于此,文学可以更从容地面对科技文明的挑战。
谢有顺:“文学存在的意义就是反抗那种确定的东西”
嘉宾发言结束后,在场同学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见解,或涉及对专业主义的反思,或聚焦AI写作的现实,或引发何谓“传统文学”之辩,与会嘉宾们耐心解答,给出自己的看法,引发阵阵掌声。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撰稿:鲁沛怡
摄影:陈慕雅
编辑: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