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愿否,人类将进入人工智能(AI)时代。AI 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什么是它的基本“语法”?在碳基生命和硅基文明的交汇面,人机如何共生?机器如何写作?人类又该如何写作?尤其是网文写作,会死掉,还是会新生?
6月18日下午,“AI是什么?网文怎么办?——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算法和网文写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召开。四位人工智能领域大咖专家和思维网络文学青年研究者齐聚燕园,就人工智能时代的诸多议题分享新知、碰撞思想、交流感悟,展望了未知新世界的前景,拓展了网文写作的更多可能。本次论坛也是北京大学第一届全国网络文学高级研修班的结业课程。
论坛现场,北京大学第一届全国网络文学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
论坛伊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北京评协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主任邵燕君致欢迎辞,她说:“我一直想送我们第一届学员朋友朋友们一个礼物,就是一堂我自己迫切想听的课,这个礼物兰珺为我们送到了。秦兰珺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大名鼎鼎的青年艺术论坛的负责人,她召集组织了很多场高思想含量的文艺论坛,她本人刚刚出版的《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是关于网络媒介环境底层逻辑最前沿的学术探索。所以,准确地说,今天,我送给大家的礼物是秦兰珺,秦兰珺送给大家的礼物是这场高峰论坛。她为我们请来了四位目前在AI科技界活跃的大咖:路绪清老师、刘培源老师、饶高琦老师和耿弘明老师,再加上傅善超、高寒凝、王玉玊、李皓颖这四位我们北大网络文学研究团队热衷在此方向上探索的年轻学者。此时此刻,冒着近40度的高温,我们济济一堂,高峰论剑。我简单粗暴地扔给兰珺的问题是:AI是什么?网文怎么办?下面我把话筒交给她,这次论坛由她主持。”
邵燕君教授向学员们介绍主持人秦兰珺博士
论坛主持人秦兰珺博士首先特别介绍:本次论坛贴出了八张海报,“并不是北大财大气粗”,而是由嘉宾刘培源和耿弘明两位老师训练AI生成的,“我们真是来到一个人机共生的时代”。她希望今天这场“面向未知、面向未来”的分享能探索“网络文学要死掉,还是要新生”等话题,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秦兰珺博士
上半场
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和文学
论坛上半场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和文学”,四位与会专家从各自的专业出发,带来了他们对大模型、语言算法和文学写作等问题的最新思考,赋予了未来“人机共生”的无限可能。
路绪清(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专家、原智源悟道CEO、集异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先从集异璧的启示出发,分享了他对大模型初起、路径与想象力的看法。《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集异璧——GEB,即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三个名字的首字母)是美国学者侯世达所著的科普著作,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学、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等多方面知识。路绪清指出,大家不必因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恐慌,因为有集异璧为之划定界限。图灵停机问题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都证明了,计算机作为抽象系统,有它不可解决的问题——拥有终极的和人一样的智能。要产生智能首先要具备智能,这是一个逻辑悖论,所以计算系统无法替代人。随后,路绪清回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史,回答了AI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他看来,一切都是概率,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答案都是算出来的,背后是海量参数和长久的大规模集群训练,在本质上它并没有人类的逻辑思维能力。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否认大模型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首先,它真正实现了意图识别,同时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和风格输出结果;其次,它成为了记录、传承、创造知识的新载体,能有效提高人类群体协作时对知识的处理效率;再次,它提供了人机交互的新范式,兼具模型的通用理解力与规模化处理能力;最后,它会成为人类新的生产力工具,对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路绪清预测,人工智能发展的终局或许是人类和机器人的二元对立统一,人类创造新知识反馈给机器,机器则帮助人类更好地生活发展。
路绪清:集异壁的启示——大模型初起,路径与想象力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
路绪清演讲时提到人工智能的“能力随模型量级涌现”,那么,究竟何为“涌现”?语言又如何“涌现”呢?刘培源(集智俱乐部)就探讨了“复杂科学和语言涌现”这一话题。他介绍道,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菲利普·安德森曾发表过一篇名为《多者异也》(More Is Different)的文章,文中明确了“涌现”的概念。“涌现”指一个系统中个体间预设的简单互动行为所造就的无法预知的复杂样态的现象,与传统的还原论相对立,在理解复杂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便于理解,刘培源举黏菌为例,黏菌没有大脑和神经系统,但在培养皿上仿照东京周边城市放置食物,它们就会在这些食物点之间自发形成与东京路网十分类似的传输通道,这意味着黏菌在集体层面上涌现出一种智能。
复杂科学就是研究复杂系统普遍规律的学科,要求人们从不同视角观察系统并进行跨尺度思考,其中最重要的范式就是网络思维。通过展示航空网络、贸易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的组成结构,他指出,复杂系统中的不均匀性普遍存在,最典型的就是二八定律和幂律分布,语言系统其实也符合幂律分布,因此达到某一阈值之后会发生突变,亦即产生“涌现”,当下的大模型已经突破了这个阈值,所以会给人带来极大挑战。不过,刘培源在最后呼吁,“我们不要拘泥于这个工具对人类有什么影响,而是要更加深入地进入场景里体验,批判性少一点,体验性更多一点”,毕竟,“人有人用、机有机用”。
刘培源:复杂科学与语言涌现
刘培源用AI生成论坛海报
面对发展如此迅猛的人工智能,人类要何以自处又何以与之共处?饶高琦(北京语言大学助理研究员)以“大模型的治理和伦理:人机共生的语言生活”为主题,从人机共生的语言生活、大模型治理的理念、大模型治理的理想原则和大模型治理的现实原则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在ChatGPT等大规模语言模型已经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大背景下,人机共生的语言生活已经成为现实,所以关键不在于人机如何竞争,而是如何更好地共生。
饶高琦指出,尽管大模型目前仍存在结构化、模式化、同质化等缺点,主要表现为简单信息和材料的拼贴,但已经将舆论制作的水平从“汉阳造”提升到了“加特林”级别,若不加限制地应用,会放大人类语言生活中的顽疾,并可能在多个领域产生现实损失及伦理焦虑。因此,他强调了大模型治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治理理念及其理想原则与现实原则。他最后总结道:“语言智能的发展秉承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不断向更深层次与更广范围的人机互助、人机共处前进,使之成为进一步提升人类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凝聚社群心灵、融会世界知识的工具,最终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饶高琦:大模型的治理和伦理
饶高琦介绍prompt要领
在三位“理工男”之后,耿弘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站在人文学者的立场上,以“叙事巫师的机械大脑”为喻,从文学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文学创作三个方面探讨了机器写故事的可能性和挑战。他首先介绍了二十世纪结构主义叙事学、好莱坞编剧理论和人工智能早期符号流派的同频共振,指出它们都基于一个仓库模型,即通过存储、分类和取用各种故事元素,来实现故事的自动化生成。然而,这种模型面临着情节库的复杂性和逻辑库的直觉性两大难题。
随后,他介绍了近年来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概率计算模型,说明了它如何通过大量数据的训练和优化,来实现诗歌等短文本的生成。但是,他也指出了这种模型在小说生成中的局限性,因为小说作为长文本,在输入输出和计算复杂度、知识推理需求以及语境关联性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诗歌更高。最后,他展示了一些利用ChatGPT进行海报设计和小说创作的实例,讨论了人机共生创造力(Distributed Human-Computer Co-creativity)的概念和前景,认为未来的人与机器是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互相调整的朋友竞争关系,而不是单方面的工具使用关系。他以此呼吁广大网络文学创作者和研究者积极参与到人工智能时代的故事创作中,迎接新的挑战,探索新的可能性。
耿弘明:叙事巫师的机械大脑
耿弘明用ChatGPT生成的小说人设和段落
路绪清分享时,曾以一句“未名湖畔遇知音”为例介绍大模型的概率本质。上半场的最后,刘培源分享了他在现场训练ChatGPT以此句为基础写就的一首七言诗:
倚窗眺望书海深,笔墨飞扬舞意寻。
曾过江湖无别友,未名湖畔遇知音。
(前两句为ChatGPT生成,第三句为刘培源自己创作)
下半场
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文学
论坛下半场的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文学”,四位网络文学研究者试图回答“人工智能时代人如何写作”的问题,将讨论话题推向了纵深。
傅善超(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从东浩纪提出的“想象力环境”这一概念出发做了反思,探讨了现实主义、轻小说、网络文学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他首先介绍了东浩纪在《游戏性写实主义的诞生》一书中提出的“想象力环境”的概念,即文学创作和消费背后的“公共性”。东浩纪认为,想象力环境制约作家的表现,限制作品的消费形态,其改变的根本关键点是传达的效率。在傅善超看来,东浩纪的提法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混淆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并且在最后与现实主义和解,没有挖掘出“想象力环境”这一宏大概念的更大潜力。所以他试图从《神曲》这一古典作品出发,重新审视想象力环境的概念。
在深入分析《神曲》背后基督教的想象力环境后,傅善超重新定义了“何为想象力环境”:角色、形象、叙事装置套路等文本要素得以共存的背景以及对叙事意义的最终保障。如果从具有想象力环境结构来说,把《神曲》追溯为现实主义小说/轻小说/网络文学/同人写作的共同祖先,那么它们的分化方向是什么?傅善超回答道,比较的方式有很多种,他更关注的是“可能和潜能的差别”。可能的背后是一个确定的集合,潜能则是一种生成不包含于既有可能的状态,对于潜能来说,是否现实化非常重要,因为现实化会充实、改变潜能本身的内容。现实主义小说以“可能的偶然”显现现实真理,轻小说/网络文学/同人写作则用“想象力环境”不断将要素之间的连接与冲突的潜能生成叙事文本。他进一步将想象力环境与大语言模型进行类比,指出大语言模型也是一种潜能性的装置,它依赖于属性资料库和训练机制,而不仅仅是语料本身。他认为这对于理解网络文学有不小的启发,也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傅善超:何为“想象力环境”
东浩纪《游戏性写实主义的诞生》与但丁《神曲》
在语言问题之外,高寒凝(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网络文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聚焦于当下的亲密关系变化问题,分享了她对“罗曼蒂克2.0和亲密关系劳动自动化”的见解。“罗曼蒂克2.0”是高寒凝在博士论文中提出的主要概念,是传统浪漫之爱(即“罗曼蒂克1.0”)在当下的更新迭代版本,主要表现为亲密关系的“虚拟化”和“商品化”。她认为,尽管女性向网络亚文化的多种形式,如女性网络小说、偶像粉丝文化、游戏等普遍具有可复制性,但这些东西背后共享一套公共的仪式,就是制造和消费亲密关系想象,这些作品的共通点就是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亲密关系劳动。
她进一步借鉴伊娃·易洛思在《爱,为什么痛?》中的论述,提出亲密关系想象是被制度化和编码化的,而亲密关系想象的制度化和亲密关系劳动的制度化一脉相承。就像工业生产一旦制度化、标准化、流水线化,最终就会走向自动化一样,高寒凝认为,“亲密关系劳动总有一天也会走向自动化”,并展示了ChatGPT模拟人类抚慰对话者的例证。
高寒凝:罗曼蒂克 2.0 与亲密关系劳动的自动化
高寒凝展示ChatGPT模拟人类抚慰对话者
王玉玊(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探讨了(数码)人工环境中的网文写作,从软件、媒介、设定等方面分析了机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和挑战。“橙瓜码字”软件能为作者提供自动排版、随机起名、敏感词检测、细节描写等多种辅助功能,已经成为许多网文作者必备的助手。从“橙瓜码字”入手,王玉玊指出,在当下的写作领域,机器已经可以帮助作者实现一些机械性、规范性、重复性的写作任务。但她同时强调,人类的创造力和主体性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既可以体现在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情节,也可以体现在面对机器生成的无数可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王玉玊的博士论文《编码新世界——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提及目前的网文创作有模组化和数据库的倾向,这种创作方式来源于(数码)人工环境的底层逻辑,也受到大数据算法和商业消费逻辑的影响。她用萌要素这个概念来说明,网文中的人物设定和世界设定是由各种欲望凝结核构成的,这些欲望凝结核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既有肯定性又有否定性,既有稳定性又有流变性。她认为,基于设定的叙事是“一种以肯定的形式存在的当代反讽”,“以极致的笃定包裹着极致的反讽”。她表示,未来自己会就设定叙事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无物是真”与“一切皆真”的关系展开更多研究。
王玉玊:(数码)人工环境中的网文写作
王玉玊《编码新世界: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
在主题演讲环节最后,李皓颖(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北京大学网络文学论坛创作研究组负责人)分享了她和创研组在私人定制小说创作与AI的合作写作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探索。“哔哔打文”是创研组常年举办的一项非商业创作交流活动,灵感来源于“滴滴打车”,具体流程是读者向作者提供大纲或梗,作者根据读者的需求私人定制一篇小说,读者再给予长评和反馈。
2021年时,“哔哔打文”活动与续写AI“彩云小梦”合作,小梦以自己生成的开头作为“订单”,作者与小梦交替完成全文,实现了人与人工智能协作写作的一次尝试。李皓颖分析了小梦在续写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比如小梦可以延伸场景细节、开新话题、创造转折性情节,但是也可能出现一些逻辑错误、设定混乱、重复转折等问题。最后,李皓颖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AI是作者的竞争者还是辅助者?使用AI是为了批量生产还是灵感来源?当进入共创时代,创作交流的模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她希望能够与在场的研究者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探讨。
李皓颖:私人订制的小说创作以及与 AI 的合作(以创研组哔哔打文以及和彩云小梦的合作为例)
李皓颖展示“哔哔打文”成果
主题演讲结束后,与会专家还与在座学员围绕着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速度、AI的版权风险等话题进行了的互动交流。邵燕君总结道,正如麦克卢汉所言,所有媒介都是人的延伸,既然人不能拒绝轮子代替腿,那么今天也就别想拒绝ChatGPT对人的延伸,“人机共生肯定是未来必然的道路。问题是怎么共生、怎么共建”。她希望经由这场论坛、这次课程,大家能交到更多朋友,彼此破壁、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之中发展我们的兴趣,进一步推动未来的事业进步”。
研修班学员认真听取专家分享
学员与专家互动交流
邵燕君教授总结
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北京评协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博士坚持以普通一员的身份认真听课,最后,她在简短的致辞中说:“我觉得每一个热爱网络文学、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要形成合力,真正从内心推动这个领域发展,才能让网络文学充满生机。今天在研修班上我看到了这样的信心和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这一块充满活力的领域肯定会发展得更好。”
赖洪波致辞
全体与会专家在贴有论坛海报的会议室门口合影留念
(备注:本文在ChatGPT和New Bing的协助下完成)
撰稿:鲁沛怡
摄影:陈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