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
我就在想,一个学者,一个比较圆满的学者,一定不满足只做学问、做苦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快乐的人生,你的人生快乐了,精神境界放松了,你的工作可能就会做得更好。
《觅食记》
谢冕先生美食随笔集《觅食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开年,谢冕先生的美食随笔集《觅食记》出版了。刚过90华诞的谢冕先生除了是学者,是诗家,还是“味道”的虔诚追求者。从“面食八记”到“一碗杂碎汤等了三代人”,从“小吃四记”到“颐和园附近见证时代变迁的餐馆”、“论乏味”……翻开《觅食记》,句句篇篇,或娓娓道来,或犀利评点,无不透露着老先生对美食,也是对人生之趣味的长久而蓬勃的热情。
1月10日,以“唯诗歌与美食不可错过”为主题,谢冕先生《觅食记》新书分享会在北京培文书院举行,分享会上,曹文轩教授、孟繁华教授、邵燕君教授与谢冕先生一同谈“吃”论“味”,聊《觅食记》,也聊谢冕先生对美食、对人生、对学问的态度。活动结束后,紧接着举办了《觅食记》新书发布会,各路亲朋等近四十位嘉宾受邀出席,大家轻松地分享了与谢冕先生相交、共“吃”的故事,现场气氛活跃、其乐融融。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主办,培文书院、北大博雅讲坛承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诗探索》、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协办。
《觅食记》新书分享会现场,左起:邵燕君教授、曹文轩教授、谢冕先生、孟繁华教授
【活动回顾】
邵燕君教授(分享会主持人)
邵燕君:
我们私下给了谢老师两个头衔,一个是“伟大导师”,一个是“伟大导吃”——就是指导美食、指导吃的“伟大导吃”。
谢老师是典型的“今天派”,为今天干杯,能吃就是生产力!无论生活中有什么愁苦,什么解不开的东西,谢老师都用实实在在的当下的欢乐砸过去,这样的一个生命态度,我觉得可以用“可爱”来形容,但底子是可敬的。
曹文轩教授
曹文轩:
谢老师的这本美食随笔集,写的当然离不开“味”,不光离不开,还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这个“味”,五味杂陈,他能一一道来,这个时候他就是品尝家、美食家、烹调学人、大厨记忆的解读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吃货”。
我阅读此书会不时地联想到眼下餐馆文化墙上的格言,诸如“干饭人干饭魂,干饭都是人上人”“我有故事,你有酒吗?”“什么都可以丢掉,除了筷子”。我想,当一个人面对人生的事感到困惑和消沉的时候,读一读《觅食记》,也许会得到疏解。
孟繁华教授
孟繁华: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大概有几篇文章印象很深刻,一篇是写辽宁新宾,新宾大家都知道是努尔哈赤的龙兴之地,大家到辽宁一定要到新宾去看看,到努尔哈赤起兵的地方看一看,这个地方有辽宁的名吃,就是“八碟八碗”,我吃过,我也到新宾去过。到新宾要吃这个“八碟八碗”,因为我是东北人,这菜太司空见惯了,没有觉得有多好,结果谢先生吃完之后大加赞赏,说东北的“八碟八碗”食材并不名贵,司空见惯,但是它的食料新鲜充足,显示了东北人的大气磅礴。看完之后,我想谢先生说的是对的。没有想到的是,吃“八碟八碗”和东北人豪放的性格还有关系。看到这里,我作为一个东北人当然非常高兴。
谢冕先生
谢冕:
到了一个地方吃饭,就是要吃它的味道,如果它的味道不够,我就不开心,它的味道够了,我就很开心。举个例子说,该甜不甜,我不吃;该油不油,我不吃,比如说北京的小吃萨其马,味道很甜、很油,那味道就让我很满足。我有一次打开萨其马的包装一看,不甜也没有油,那我吃它干什么?
我们福建的一道菜叫作“西施舌”,西施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西施,“西施舌”其实就是海蜊子,福州菜的“西施舌”是鸡汤做的,非常嫩,嫩得发脆,这个汤没有颜色,是透明的,这吃起来就非常的到位。我对有一些菜不满意,例如香辣蟹,香辣把整个蟹的美味都干掉了,这是反客为主。所以,我讲该咸不咸不吃,该嫩不嫩我也不吃,把嫩煮老了我也不吃。
《觅食记》新书分享会嘉宾合影
谢冕先生夫人陈素琰女士(左二)
陈素琰:
(关于《觅食记》的写作)谢老师不是有意要写一个美食的书,这个是他长期的积累,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文章,我觉得跟谢老师的一个优点有关联。谢老师这个人呢,学风、教书、做事情都非常认真,所以你看他写日记,谢老师从童年到现在,日记有几箱了,就是在特别困难的一个情况下,他也坚持。
洪子诚教授(左二)
洪子诚:
我记得跟谢冕第一次正式吃饭的时候是59年的夏秋时候,那时候我们一共有大概120块钱的稿费,你们知道当时一个人一个月的伙食费大概是12元,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然后谢冕就提议去吃饭——这就表现出他爱吃的风格——我们都跟着他去了,然后当然还是由他点菜,点的菜里头我记得有两个印象比较深。一个是熘肝尖,当时小饭馆的熘肝尖现在大饭馆都做不出来;另外一个是苦瓜,炒苦瓜。苦瓜是最让我痛苦的一种食物,但是谢冕就开始讲苦瓜的好处,就说纯粹的味道就是不好。比如说糖,光是甜,如果把糖单纯捡出来吃呢,它就是甜味剂;盐也不能够单吃。苦瓜,你一吃以后,慢慢地体会到它的甘味了,这甜味呢就有它的好处,杂味的好处。从此之后,我慢慢对苦瓜就改变了意见。
《觅食记》新书发布会现场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张辛教授为谢冕先生九十大寿所书寿幛
发布会由崔曼莉老师主持。
崔曼莉老师(发布会主持人)
会上,嘉宾们纷纷分享与谢冕先生共事、相交、同“吃”的故事——
吴思敬教授
张辛教授
曹文轩教授
孟繁华教授
陈福民研究员
戴锦华教授
黄怒波老师
张颐武教授
李杨教授
贺桂梅教授
王干老师
张志忠教授
翟晓光老师
石一枫老师
刘圣宇老师
肖鹰教授
杨早研究员
孙民乐教授
张洁宇老师
徐庆全老师
冷冰川老师
张志伟教授
雷格老师
潘岳老师
于慈江教授
安琪老师
丛治辰老师
金燕老师
潘月卿女士
孟家峰老师
关庆伟老师
高秀芹老师(北大培文总经理,本次分享会&发布会总策划人)
撰稿:雷宁
照片由北大培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