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新闻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首页 本所新闻
盐言故事校园季走进北大:探讨网络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时间:2025/09/18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 编辑: 鲁沛怡

网络文学只有YY吗?网络小说能否反映现实?幻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9月13日,盐言故事校园季活动第二站落地北京大学。活动现场,北京大学邵燕君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艾尤教授、江南大学许婷副教授,与入选“2025盐言三绝”的三位作者米花、核融炉、半裁明月,以及多所高校学生一道,就网络文学创作阅读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了网络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图片

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邵燕君老师在致辞中表示北大是常为新的,而网络文学是今天的时代文学,回应着当下的社会问题,两者之间的内在精神是有契合之处的。知乎副总裁、付费阅读业务负责人范俊梅表示,高校学生在内的年轻群体是盐言故事的核心受众之一,盐言故事将持续鼓励和挖掘高校年轻作者,为网络文学产业输送新兴力量。

图片

邵燕君老师致辞

图片

范俊梅女士致辞

盐言故事自2019年前后在知乎社区孵化,已经发展成网络文学独特的创作类型和产业模式,并已走向多元化、类型化的新阶段。荣获“2025盐言三绝”的三部作品——米花的《鱼灯引魂记》,核融炉的《无暇赴死》,半裁明月的《听银》——分别代表了盐言故事在中式志怪、悬疑、大女主等题材上的典型。三位作者在活动中也分享她们各自的创作经历和独特经验。米花首先讲述其小说创作与中国古典志怪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志怪小说不仅是神鬼妖怪,更重要是反映人在极端情况下的选择和平凡人身上的微光。核融炉则认为优秀的悬疑作品不仅需要离奇的案件和精巧的情节,更需要深入探讨犯罪背后的情感内核。而半裁明月分享了她对于女性力量与角色塑造的看法,她认为与其客气营造悲剧情节,不如让故事中的情感自然流露。

图片

米花分享创作经验

图片
核融炉分享创作经验
图片

半裁明月分享创作经验

接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邵燕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艾尤、江南大学副教授许婷、盐言故事主编段明月与三位作者就网文创作展开了深度对谈。艾尤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对网络文学的感受,认为网络文学能够反映历史,并在不同层面上对包括女性议题在内的诸多社会话题作出积极回应。她特别提到《鱼灯引魂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意识融合,探讨了生命变化和人生价值,使网络文学不仅局限于娱乐,而且可以影响实践,触动了她关于生命的思考。

微信图片_20250915204856_36_239.jpg

首都师范大学艾尤老师

邵燕君老师分享了她对关于网络文学如何打破男女刻板印象、如何表现父子/女之间的现代伦理关系等问题的看法,邵老师认为网络文学在这些问题上接续了五四时期诸多文学研究前辈的思考,肯定了网络文学对社会的作用。许婷老师接着分享了自己作为知乎短篇小说忠实用户的经历,强调了知乎短篇在网络文学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和价值。并围绕女性自觉的主题,讨论了三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们的成长。

图片

北京大学邵燕君老师

图片

江南大学许婷老师

图片

对谈现场

在活动最后,知乎副总裁、付费阅读业务负责人范俊梅也向众多高校学生抛出橄榄枝:“年轻人爱看脱口秀,有句话叫‘任何人都可以说5分钟脱口秀’。我想套用一下,“任何人都可以写一篇短篇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是你的困惑、感悟、想象,也有可能是你文学创作之路的开始。”

图片

知乎平台负责人、“三绝”作者和对谈老师合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撰稿:汪德涌

编辑:鲁沛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