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当代著名作家潘向黎走进北京大学“小说家讲堂”的课堂,为同学们带来一场以“《红楼梦》的不确定性与永恒性”为题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是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系列讲座的第十三讲,由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李洱教授主持。
潘向黎在“小说家讲堂”
讲座开始前,李洱教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潘向黎及其作品。李洱教授高度评价潘向黎的上海书写,他指出,上海是现当代小说中十分重要的书写对象,但在一般的文学史叙述中,中国的农村小说相对发达,城市小说——尤其是以知识分子、市民和街道为核心的城市小说则相对落后。然而,潘向黎做到了这样困难的写作,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李洱教授看来,潘向黎作品中上海的街道,就如同陈忠实等作家笔下的原野、乡村的土地,她的作品为当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年轻的写作者带来了许多启示。
主持人李洱教授介绍潘向黎及其作品
随后,潘向黎开始演讲。她表示在外面的世界与生活如此沸腾、高速旋转之时,能够在这个小小的空间中与大家一同聊《红楼梦》,是“无用”的,同时也是奢侈的。在正式进入对《红楼梦》文本的释读之前,潘向黎提到,哪怕没有通读过《红楼梦》的中国人多少都会了解其中的一些故事,但即使反复阅读过多遍的读者,也不敢说自己完全读懂了《红楼梦》。在潘向黎看来,《红楼梦》就像一座浩大而精美的园林,不同的人能够于其中发现不同的观景角度,最终抵达属于自己的最佳观景平台,无限的可能性是《红楼梦》最大的魅力,而这可能性正源于其无处不在的不确定性。
以“秦可卿之死”为引,潘向黎抽丝剥茧地向同学们展示了何为《红楼梦》的“不确定性”。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在前八十回已明确了结局的人物,但关于秦可卿死亡的细节,在后世流传的版本中却消失不见,显得扑朔迷离。对此,潘向黎以脂砚斋的点评为线索,指出或许这位曹雪芹的神秘友人实在不忍让秦可卿这样一位颇具卓识的女子遭遇如此不堪命运,于是建议曹雪芹将天香楼一段情节删去,并成功影响了曹雪芹的写作。然而,另一方面,潘向黎也指出,曹雪芹的写作一贯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著名,秦可卿之死背后牵扯的贾府丑闻,关联着整个荣宁二府的衰败,也与此后柳湘莲退婚等等情节的逻辑发展密不可分。这段情节的缺失,客观上给小说带来了颇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也让秦可卿成为一个迷人、矛盾,又漏洞百出的形象。于是,潘向黎也提到另一种可能性:在手抄本的时代,“秦可卿之死”的缺失,或也可相对简单地归因于曹雪芹更改后的版本经历某种意外,没能传抄后世。
接下来,潘向黎向同学们剖析了“钗黛优劣论”这一更具争议性的问题。潘向黎认为这个问题在她看来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已用一句“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点明,拥有共同来历的宝黛二人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全书明确的主角。有关薛宝钗与林黛玉这两个人物,潘向黎更看重存在于两者之间的“不确定性”。她进一步解释道,钗黛之间的不确定性主要在于,在婚姻与爱情二分、婚姻不自主的社会环境下,以贾母为代表的上层将会选择谁与宝玉相配。尽管大多数人偏向性情、健康与家庭都更胜一筹的宝钗,但潘向黎认为,贾母最终还是属意“木石姻缘”。她指出,从现实角度出发,贾府作为一个庞大的贵族家庭,对于宝玉的婚事必会谨慎权衡,为他挑选一个能为个人与家族带来最大助力的妻子,贾母历经贾家三代繁华,是一位具有士大夫气质的王侯之家话事人,以她长远的眼光看待钗黛二人,亲上加亲的黛玉拥有更为清贵的门第,而若选择宝钗,一是需要面对以薛蟠为代表的薛家复杂的人际关系牵扯,二是考虑到贾府中已有两位出身王家的重要人物,从权力制衡角度考量,贾母更可能会选择黛玉。此外,从贾母的人物特质出发,潘向黎认为,贾母对宝钗、宝琴等人的宠爱,皆是出于一种对待客人的礼貌及模糊众人视线的策略,而非明确属意于谁;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格外疼爱宝玉的祖母,贾母应会重视宝黛之间不可分割的情感羁绊。
潘向黎随后也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阅读《红楼梦》后总结出的几个关键词:“明白人”、“风流”、“非常情”与“小角度知己”。其中,“明白人”是曹雪芹贯穿全篇的重中之重,而“风流”和“非常情”概括了宝黛爱情的特殊性。“风流”是一个与心灵、个性、生命自由度高度相关的词汇,宝黛二人首先是《红楼梦》一众“风流冤家”之中的核心。潘向黎指出,从表面上看,宝玉象征着旺盛华美的生命感,而偏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黛玉则是一切热闹完整的反面,但事实上二人是殊途同归。以黛玉葬花一回为例,潘向黎认为二者共同经历了关于青春、爱情、生命本质意义的觉醒,黛玉葬花之时,他们是在探索有关人生的价值、空无尽头、命定论等等与生命的本质意义关涉的命题,二者作为讲求清浊的高审美性艺术家人格,并不将自己局限于爱情,而是都对人生充满了求道之心,这即是宝黛二人的“非常情”。潘向黎继而以栊翠庵折红梅一回中,敏感聪慧的黛玉主动提出让宝玉一个人前去找妙玉寻要梅花的细节为切入口继续分析,这段情节既是对黛玉一贯敏感、多心、小心眼的性格侧面的补全,也体现出黛玉对宝玉与妙玉之间的情义有所会意。潘向黎认为,《红楼梦》中有一些人物关系是“小角度知己”,比如宝玉与妙玉、宝玉与平儿、黛玉与妙玉。所谓“小角度知己”,就是能在局促的现实中通过困难的小角度,抵达互相理解和默契,在心灵的多宝格中,有彼此的位置,彼此珍惜、默契,在心里放在合适的位置,而且彼此放的位置是相同的。分析完这些关键词后,潘向黎动情地表示,自己阅读《红楼梦》最大的遗憾就在于没能看到曹雪芹如何以一种充满诗性与必然性的丝滑笔触,将如此契合的宝黛爱情写至生离死别的终局,以及将一片繁华锦绣与诗性美导向“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让读者错过了这个忘我流泪的机会”。
最后,潘向黎再次提及“无用”的概念。在潘向黎看来,《红楼梦》以满纸“无用”的眼泪和优雅,碾压了世间所有“有用”的东西,曹雪芹借这本千古奇书的写作告诉世人,“无用”之中能写出彻底的自由、美与纯粹的爱,这是永恒的人性的一部分,正如在今天读者的眼中,“无用”的《红楼梦》也是永恒的。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大观园诗社、“小角度知己”的深层次内涵、《红楼梦》的幽暗面向等问题积极提问,潘向黎一一细致回应。李洱教授最后总结,本次讲座是一场潘向黎与曹雪芹的对话,是潘向黎理解中《红楼梦》人物的对话,也是潘向黎和同学们的对话。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同学提问
课后,潘向黎为同学们签名
撰稿:秦雨洁
摄影:陈晓彤
编辑: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