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首页 师资队伍
樊迎春
学历:博士
职称:讲师
电话:
邮箱:fanyingchun@pku.edu.cn
个人简历

樊迎春,江苏连云港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联合培养博士。
现为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讲师。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十届客座研究员。

开设课程

小说鉴赏与写作;新媒体创意写作

科研成果

文章发表:
1、《文学创作者的罪与罚——巴金的道路与<寒夜>的位置》,《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书斋内外的小气候——宗璞的家、父亲与小说》,《文艺争鸣》2018年第8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食色动粤港——<燕食记>的历史、现实与社会互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11期;
4、《张光年在中国文联和作协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文艺争鸣》2022年第2期;
5、《<引路人>中“科幻”的效用、限度与可能性》,《当代文坛》2022年第2期;
6、《史铁生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当代文坛》2020年第1期;
7、《褶皱内外——AI时代的人与文学》,《南方文坛》2019年第6期;
8、《在烟火尽头书写寓言——鲁敏小说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4期;
9、《“荒凉”的情感记忆与美学表达》,《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第1期;
10、《愿“传统”“现代”面目难辨》,《当代文坛》2019年第1期;
11、《“新乡土”的特质与新变》,《当代文坛》2018第1期;
12、《在文本和理论双重维度的深处跋涉——陈晓明访谈录》,《当代文坛》2017年第6期;
13、《异曲同工与南辕北辙——“破圈”与当下“青年文学”》,《长江文艺·原创》2021年第11期;
14、《在黄昏与黑夜的缝隙中藏匿——陈春成的文艺奇幻与现代洞穴》,《长江文艺·原创》2021年第5期;
15、《先锋的与浪漫的——评李唐<我们终将被遗忘>》,《名作欣赏》2018年第2期;
16、《有灵感的皮肤病学家》(译作),《上海文化》2013年第7期;
17、《寻爱成疯及其被淹没的遗产——读小托夫<老熊!老熊!>》,《大家》2018年第4期
18、《最是寒风吹彻的温柔——读贾若萱<持续的寒意>》,《大家》2018年第2期;
19、《I Persist, I Believe, and I Shall Save:On Xu Zechen's Fiction》,Chinese Literature Today 2020年第9卷第1期;
20、《为知识分子精神做记录——读宗璞<北归记·接引葫芦>》,《微批》(中国香港)2018年10月14日;
21、《张悦然论》,《东方》(日本)2014年第7期;
22、《鲁敏论》,《作品》2022年第3期,收入《经典70后》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版;
23、《劳作着寻觅休息——铁凝的动静美学与文学旨归》,《新文学评论》2021年第1期;
24、《故国内外的救赎想象》《芒种》2019年第1期;
25、《抵抗“断裂”》,《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第12期;
26、《等候神启的片刻——张忌小说论》,《新文学评论》2018年第2期;
27、《作为“希望”的空间流动——乡村与空间关系变动的几种形式》,《芒种》2018年第1期;
28、《这“一代作家”究竟是谁?》,《青年作家》2017年第12期;
29、《世界的另一边》,《创作与评论》2017年第10期;
30、《闲适美学消亡史——读葛亮<北鸢>》,《南腔北调》2017年第6期;
31、《火是你灭的——评于一爽作品》,《南腔北调》2017年第3期;
32、《诗意的逃亡——重读<东藏记>》,《文艺报》2021年10月21日;
33、《重返鸿蒙之初》《文艺报》2021年9月1日;
34、《“我们有一天会做朋友”——<死去的太阳>与巴金的道路》,《文艺报》2021年5月19日;
35、《以本土本事完整现代中国——读<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36、《文艺报》2020年11月23日;
37、《重回青春与告别青春》《文艺报》2018年8月17日;
38、《“即时”的需求与对“为人生”的改写》《文学报》2018年7月26日;
39、《短句子里的快意人生——评谢尚发<南园村故事集》《文学报》2018年7月16日;
40、《“天空海阔你与我”——读孙频<海边魔术师>》,《收获》特约评论,2022年1月;
41、《书写与传承的有无辩证法——读鲁敏<金色河流>》,《长篇小说选刊》特约评论,2022年第3期;
42、《蜂蜜没有翅膀——读笛安<亲爱的蜂蜜>》,《当代》特约评论,2022年第8期;
编著:
《信与爱的乌托邦》,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

其他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第二届凤凰文学奖提名评委;
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十届客座研究员。